從田間地頭到消費者的餐桌, 據了解。蔬菜要經過經紀人、批發商、二級批發商、零售商等四個環節,每個環節加價在20%左右,終端菜價就翻了一番。加之油價、工資等各項成本的提高,蔬菜批發正逐漸成為微利行業。
老吳顯得有些無助??粗鴿M地流淌的自來水。
這車賣完了估計要賠幾千塊錢。蔬菜批發大部分時間是賺錢的但今年的行情卻讓人擔憂。 老吳是新發地市場的蒜薹批發商。指著身后大半車剛剛用自來水沖洗過的蒜薹說:今年生意不好做。
老吳說根源在市場。很多媒體的報道指出, 說起前幾天山東菜農自殺的問題。一邊是菜賤傷農,一邊是終端菜價居高不下,矛頭自然被指向了流通商。
老吳覺得很冤枉。因為作為中間商的生意也不太好做—蒜薹也賠了不少。 但對于這樣的指責。
受傷”批發商
葉類菜首當其沖。從事葉類菜批發的商販也“受傷”最深。 此次蔬菜價格的暴跌中。
看朋友批發甘藍掙了不少錢, 小王夫婦是河北定州人。春節后也買了一輛二手貨車,做起了甘藍批發生意。
現在新發地只能賣兩毛錢。小王說, 從當地批發市場一毛五買進。加上油費、進場費等各種費用,這車甘藍也就‘本搭本’根本沒賺錢。不知道今年的菜為啥這么便宜,感覺大家就像在不計成本的甩賣。
收菜的價格低一些, 已經做了幾年甘藍批發的趙建偉比小王好一些。因為跟經紀人比較熟絡。質量也相對較好。趙建偉給記者算了一筆成本賬:每斤菜收購價1毛3其他流通費用為:經紀人2分、進場費1分5油費2分。再加上吃飯、過路費等,一斤賣兩毛錢,批發商幾乎就是不賺錢。趙建偉說。
售價這么低, 菠菜3毛、芹菜2毛、白蘿卜3毛。除去成本,能掙多少錢?同樣是跑了多年蔬菜批發的張君紅說,主要從河北固安拉菜,前兩年確實掙了不少錢,可是這兩年,不知道為什么生意越來越難做?張君紅有些迷惑。
四五年前,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商戶多了老吳說。從山東金鄉、江蘇豐縣運輸蒜薹,那時新發地只有幾十個蒜薹批發商,現在幾乎翻了一番。油價、工人工資都在漲,菜經過二級批發商、零售商,再到消費者手里,雖然每個環節利潤不多,但是鏈條長啊。